第四十一章 走马上任,调研扶贫_人生之江湖
高度小说网 > 人生之江湖 > 第四十一章 走马上任,调研扶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一章 走马上任,调研扶贫

  陈林大刀阔斧搞企业改革,搞棚户区撤迁,搞民生建设,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各级**的称赞。康乐小区职工安置房的圆满落成,是陈林仕途上的最大亮点。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,企业自筹资金,领导班子果断砍掉原计划建设职工活动中心和大型体育馆,将其建设资金改成了棚户区的改造,极大地改善了困难职工的居住条件;同时美化了环境,为双庆市创建卫生城市、文明城市创造了绝好的条件。

  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上级及时传达了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》,要求各级党委和**,要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,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。事关人民福祉,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我国国际形象。要求各级党委和**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。

  陈林作为政企交流的干部,被选派交流到东江省担任副省长,负责东江省的扶贫、民政、科技和招商引资工作。李立伟接替陈林的工作,全面主持东风能源公司的工作。在欢送陈林去赴任的那天,省委常委,双庆市委书记施政明率领市委全体领导,出席了东风能源公司为陈林举办的欢送晚宴,施书记代表双庆市**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。他说:“此时此刻,我和大家一样,心情极不平静,可以说是心潮翻滚,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们难舍的心情。陈林同志担任东风能源公司领导以来,带领二十多万职工锐意进取,图改革,谋发展,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,为地方经济建设成绩卓越。在陈林同志的带领下,我们政企二家多年以来,互相支持,互相配合,合作紧密,为地方和企业的各方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。陈林同志政治觉悟高,忠于党,忠于人民,综合素质高、能力强,工作踏实认真,有深度。在这里我要祝愿陈林同志在新的岗位上再接再厉,取得更大的成就,同时欢迎老朋友常回家看看。”施书记举着酒杯来到陈林面前,带头干杯。

  轮到李立伟代表公司领导敬酒时,他有点激动,满面的喜色已经挂在了脸上。他来到宴会厅前的小台上,端着酒杯作了真诚的讲话:“同志们,朋友们,今天在这里我们举行隆重的仪式,欢送我们的领导陈林同志即将去东江赴任,这是全公司职工的光荣和自豪,多年来,公司在他的带领下,取得了大家有目共睹的成绩。他为企业发展,殚精竭虑,精进不休。陈林同志政治素质高、群众观念强,忠于职守,看事业重如山,理论功底厚实,实践经验丰富。他善于学习,善于思考,理论上有高度,实践上有深度,作风扎实、民主,低调务实,为人正派厚道。心胸宽广,已锻炼成为并能担当大任的领导干部。虽然他的离任,我们有点难舍难分,但革命工作需要服从党的安排。希望陈林同志还像以前那样,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的各项工作。在这里,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全体职工,敬陈林同志一杯酒,祝愿他事业辉煌,前程似锦。”大家纷纷起立,举杯恭贺陈林同志。

  陈林同志来到台前,面向众位同事、好友,举杯答谢并做了简短的发言:“我非常感谢政明书记和立伟同志,以及在坐的各位同仁,朋友,今晚在这为我举行的送别酒宴。东风是我人生征途的起点,是东风培养锻炼了我,是东风成就了我,我将终身难忘。双庆是我的第二故乡,双庆人民养育了我,双庆市政历届领导用真诚和实际行动支持了我事业的发展,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双庆的发展和建设。在新的岗位上,我将保持清醒的头脑,知人善任,戒骄戒躁,开拓进取。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,名利面前不动心。多到群众中去,多到基层去,了解实际,为官一方,造福于民,取信于民。欢迎大家到东江观光旅游,我将在那等待各位的光临,谢谢!”陈林的讲话也许拨动了大家心中的那点脆弱的神经,有人高声叫好,纷纷举杯前来,要与陈林副省长共饮一杯。

  陈林独自一人来到东江走马上任了。他没有带着秘书小袁,事前他征求了小袁的个人意见,小袁说他对东风能源公司有了感情,不想离开。梦竹建议他最好遵从小袁本人意愿,他是技术出身的干部,留在企业比较适合他的性格。陈林考虑后,将秘书小袁安排到了科技处当副处长,嘱咐老同学立伟要多关心照顾他。

  东江是陈林的老家,也是他大学毕业后曾经工作过的地方,这次回来也算是功成名就,衣锦还乡了。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,多年的仕途磨砺,让他变得荣辱不惊,处世泰然。在参加完省**领导举办的小型见面聚会后,他带着相关厅室的工作人员下乡调研去了。

  东江省的扶贫攻坚任务还是比较重的,全省有5个县18个贫困乡村还处于贫困线以下,涉及到贫困人口26万多人,有的乡村位于山区,村民在崇山峻岭生活了一辈子,有的到死也没有走出过大山,村民饮水,出行,孩子上学都是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。陈林的越野霸道车也只能在泥土碎石辅成的简陋土公路上通行,遇到断头路只好将车停靠在路边,人下车还得翻山越岭走上俩仨个小时的路程才能进村里。

  陈林的老家龙形镇是这18个贫困乡镇中的一个,他考察完所有贫困乡镇后,决定回龙形镇去看看。随行秘书想给水旺县的领导打一个电话,提前通报一下陈副省长的行程,但陈林制止了,他不想惊扰地方**,这次下来调研只是摸摸情况,了解一下基层的真实现状。水旺县位于东江省的西北山区,交通十分不发达,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,尤其是龙形镇和邻近几个乡镇,连国家定的贫困线人年收入3000元都没有达到。

  越野霸道在崎岖不平的山野小道上巅簸着缓慢前行,陈林望着窗外破落的村庄和荒芜的田野,心中涌出一股难言的嗞味。正像李文学说的现在农村已经没了人气,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,剩下的除了老弱病残,就是小孩子,资源配置的不合理,工农业价格形成的剪刀差,严重损害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。小时候乡村那种炊烟袅袅,鸡飞狗跳,大人欢歌,小孩追逐,禾苗青青,夕阳西下,人们忙碌的情景已经远去。

  陈林的车队没有进村,在离陈林家的老屋子还有一公里的路边停了下来。陈林没有让秘书和其他人跟着,他自己一人下车,绕过村庄直接向后山的一处坟丘走去。那里长眠着他的父母,他来到父母的坟前,双膝脆下,泪水不知不觉涌了出来;自从他工作后,很少回家,母亲去世时,他正在国外出差,没有赶回来送母亲最后一程,他感觉愧对母亲。如今,母亲走了,再也不能回来了,她平凡,她勤劳而善良,她慈爱,坚强而无私。让陈林难以释怀的事,母亲没有享受到一天的幸福,到死的前几天还在田地里忙碌,如今再见母亲时,已经是人去屋空,阴阳两隔,黄土堆丘,荒草凄凄。他忘不了小时候,躺在母亲的怀里,看着月亮,数着星星,听着妈妈唱的儿歌……。

  此时此刻,阴阳隔,母子梦中别;现还乡,彷徨细雨绵。孤坟旁,菜花寂寞黄;故人去,昨日春柳寒。泪千行,夜梦旧时光;小村庄,春雨两茫茫;蓦然回首,背影风飘零;庭堂飞燕,请捎相思泪。假如思念能够铺成上行的天路,此时的陈林他会不顾一切径直走入天国,把母亲带回家。

  陈林正沉浸在思念母亲的往事中,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,身后什么时候聚拢了一群人,他浑然不知。也许他怀念母亲伤感至极,到了忘我的境界。有人在轻轻地抽泣,陈林才感觉到身后有人,他转身看见有十几个村民正在望着他。

  “是铁蛋娃回来了吗?”一个拄着拐杖,花白胡须的老者问到。陈林仔细端详了一会,感觉是邻村的一位远房亲戚,他试探性地喊了一声:“您老是二舅姥爷吧?”“正是呀,自从你小时候我见过,几十年没有看见你,现在都快不敢认了。”二舅姥爷握着陈林的手,陈林顺手扶着他,生怕他站不稳倒下。村长杨仁礼也在人群中,他这时走过来,向陈林打招呼:“陈省长,您回来了,怎么不打声招呼呀。刚才村民报告说来了好几辆车,村里还是第一次来这么多车子,大家感觉惊奇,纷纷赶来看过究竟,才知道是您回来了。”“我也是路过,顺便回家看看,不好惊扰乡亲们。”陈林解释着。“我前些日子看了报纸,才得知老同学调回来当省长了,现在我们村脱贫致富有朌头了。”杨仁礼说着话,满脸喜色和期待。“老同学言重了,脱贫致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,这些年乡亲们受苦了。”陈林给大家抱拳致谢。

  村民们不知道省长到底是什么官,但他们从村长与陈林的对话中,能猜出省长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官,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,也许一辈子只有在电视中才能看见这样的官,他们为自己村庄出了这么大的官感到自豪。陈林与乡亲谈话之间,村长杨仁礼已经安排村民去杀猪宰羊了。

  陈林在众乡亲的簇拥下,向自己的老屋走去。母亲去世后,两个兄嫂家全部搬进城住了,大哥一家跟着子女在南京生活,二哥一家在广州,屋子一直空着,时间久了,已经有些破烂。其他村民家房屋也有些破旧不堪,可能也多年没有修缮过,有的老农还穿着许多补丁的衣服。陈林沿着村庄从东走到西,小时候村庄的模样没有多大变化,只是留守的村民越来越少了,没有了儿时的热闹。村外的那条机垦道,还是他父亲在世时修过,几十年过去了,路基早塌陷不能过车了。一边说,陈林一边详细询问了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情况,乡亲们的经济来源和收入情况,村里有没有什么发展经济的路子,村长杨仁礼给他做了详细的汇报。

  陈林看见时间不早了,他正要告别乡亲们,往回返时,众人说什么也要留下他们吃了饭才走。杨仁礼告诉他饭菜已经准备好了,如果这样走了,会伤了父老乡亲们的心。陈林不好拂了乡亲们的热情,答应吃了饭再走,当陈林他们正要坐下吃饭时,水旺县的书记刘坚和县长周浪峰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消息,也赶过来了。刘书记看见省长一行人已经上桌子准备吃饭,也不好开口请陈林他们返回县城就餐了。

  陈林刚到省**报到不久,各市县领导来汇报工作时,他对老家来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印象较深,所以陈林看见他们来了,招呼坐在他的身边来,便于一边吃饭一边更多地从全县角度,去了解整体情况。书记汇报说全省就数水旺县的扶贫任务最重,全县有三分之二的乡村地处山区,多年土地贫瘠少雨,干旱严重,农作物收成低,目前还有6个乡镇没有脱贫,有8万多人处于贫困线下。

  “你们考虑过种植经济作物吗?”陈林询问刘书记。“考虑过,我们还专门派了二批农技员去福建和山东参观学习,由于我们缺资金和技术,没有成功。”周县长回答。“那你们认为农村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?”陈林又问到。“需要的是交通,人才,技术,资金。”县长回答很干脆。“有没有落实对口援助单位?”陈林侧身询问县委书记。“我们县只有下石乡镇落实了,那个乡镇出了一个村民,最早在广州打工,后来搞房地产挣了大钱,资助了五千万元,修了公路,学校,引进了玫瑰花种植,现在全乡镇建立了玫瑰产业园,有30多种玫瑰花品种远销欧美和东南亚。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,去年已经整体脱贫。其他乡镇还没有找到对口援助的企业或**。”刘书记有点很无奈的表情。

  离开时,陈林代表省**向村民们承诺,回去后他们会认真研究扶贫问题,争取在国家规定的时间点,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各地**的脱贫攻坚任务。乡亲们用期待的眼光,目送着陈林他们的车队缓缓地离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dwjl.com。高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dwjl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